在推动纺织产业的高端化升级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力,破解纺织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痛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近日在京举行2024年纺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研讨会,相关部委负责人,部分院士、纺织高校负责人,2024年度中国纺联科技奖部分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科研院所和纺织企业负责人等汇聚一堂,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梳理未来工作路径。
会议由中国纺联副会长李陵申主持。
加强宏观引导与顶层设计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效对接的“关口”,也是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提出,我国纺织行业是开放合作的全球产业、创新引领的高端产业、数智融合的智慧产业、文化支撑的时尚产业、低碳转型的绿色产业,“全球化、高端、时尚、智慧、绿色”是行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推动现有产业推向高端化发展的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加强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问题。这其中包括:对纺织创新的描述和定位要准确,纺织科技成果的价值要高,推进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要精,落实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表示,纺织科技成果的源头主要集中在高校和部分创新平台。目前,纺织行业中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有限,为此他建议从建立细分行业平台起步,找到发展着力点。创新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他希望行业积极整合要素资源,重点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如何理解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如何理解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成果与技术评估部部长武思宏在解读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成果评价时表示,通过赋权加快转化的创新模式,可从根本上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同时,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需要拓宽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环境。
强化平台功能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设,成为企业、高校和科技创新平台共同关注的热点。
中国纺联科技发展部主任张传雄谈到,中国纺联通过科技奖评审、高质量专利和先进技术遴选等方式,梳理汇聚了一批优秀成果。为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纺联科技部将建立纺织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库,为成果转化提供项目基础;制定纺织行业科技成果评价规范,为成果遴选提供标准支撑;搭建科技成果推广平台,助力供需双方有效衔接;筹建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委员会,为成果转化提供智力支持。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积极利用平台优势,成立创新联合体。”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表示,创新中心成立四年来,在产业链中找到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落点,依托盛泽等产业集群地的支持,实现了相应的项目落地。
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毛志平表示,目前高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沟通还不是很畅通。希望通过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对不太成熟的技术进行搜集、孵化、推广。此外,企业还要和高校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声明:本文的内容、模板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联系删除。